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86章 刺泡[1/2页]
不知不觉,江建国他们已经上了一个月的学了。
中间江皓每周回来一次,沈贝贝手里的洗衣脱水一体机的图纸和数据资料也已经交给了郑毅。
市里现在正在热火朝天的实验组装,之前拖拉机,还有发动机的奖励,她这次去领工资的时候也一并拿了回来。
拿回来的还有两个搪瓷杯,两根毛巾,两张锦旗,还有两笔奖金。
相对于拖拉机,发动机的奖金更高一些,听说是市里,省里,部队,还有更上面都出了一点,所以才会这么高。
因为发动机对于部队来说,还是很重要的,特别是后来她和发动机专家还一起探讨过。
她的一些建议,观点让发动机专家,在她的基础上,改进了一些,适用于现在部队的作战机械。
所以部队这边也会出了一笔奖金给她,但是不管怎么说,沈贝贝拿到手的还是不少。
她取用了其中的一小部分,大部分她都用存折存起来了。
她把新的洗衣机图纸交上去之后,她又开始研究起了收割机。
现在的农力大多数还是靠人力,麦子,谷子,玉米这些都是人工收割。
特别慢不说,像麦子和谷子这些还需要晒干,完全是看天吃饭。
要是收割慢了,就只能烂在地里发芽,就没法吃了。
那损失就大了,她就想到了收割机,收割方便,快捷,节省不少人力,时间。
从老城翻阅资料,查看实物,反复研究,拆卸。
她总算有了一点眉目,开始着手准备画图了。
下午她睡了午觉起来,在家画了一会儿图纸,江建国就领着江念云回来了。
“舅妈,你和妹妹就在家,我去河对岸割点树枝回来晒干!”
说着就去后院柴棚去拿刀和背篓,只从沈贝贝结婚之后,赵家也就没有在继续送柴火。
一方面是江皓说了什么,另一方面是赵家现在也没时间。
赵大柱三兄弟每天要上班,家里的地都是家里几个女人在弄。
所以现在她家的柴火,基本都是江皓休息在家的那天弄回来的。
偶尔江建国会去拾点枯树枝回来,现在开春了,河里的冰也融化了。
有时候放学了,江建国就会去河对岸拾柴火,随便弄点小鱼小虾这些回来吃。
周围的几个孩子都喜欢跟江建国一起,张家几个小孙子也跟江建国混熟了。
周围几户人家都知道江建国懂事,也都愿意自家的孩子跟他一起玩。
以前孩子都是在一块瞎玩,还搞破坏,现在跟江建国一起玩了之后,不光不搞破坏了,时不时还能往家里拖点柴火,或者小鱼虾这些回来打打牙祭。
“我跟你一起去吧,今天晚上我们就吃面条,等会儿弄完了回来,我就下!”
江建国看了看她,又看了看她的肚子,“你能行吗?要不你和念云还是在家待着吧,你继续画你的画,我很快就回来!”
沈贝贝摇了摇头,“我跟你一起去,我这段时间在家待着都快发霉了,正好出去走一走,我们推自行车去,到时候直接放在车上拖回来。”
江建国犹豫了一下,还是点头,“行吧,那就一起去,但是到时候你就在旁边待着!”
沈贝贝去厨房里拿了绳子,还有砍柴刀。
江建国把绳子和刀放进了背篓里,沈贝贝推着自行车,一行人走去了河对岸。
找了一个相对平整的地方,把自行车停好,江建国就背着背篓去砍柴火了。
这片山并不属于哪个村,因为离西郊近,基本住在这边的人,都是自己上山砍柴。
政府也没说什么,只要不是砍伐大颗的树木,一般是不会管的。
毕竟,你不可能不让人家不吃饭吧!
这段时间因为吃得好,加上江建国也正是在长身体的时候。
这一下力气也见长,身高也冲了不少。
江建国爬到树上去看干树枝,江念云就在树下捡。
把干树枝捡成一堆一堆的,沈贝贝就把这些用绳子捆起来。
看弄得差不多了,“念云,过来歇一会儿,刚刚我看到那边有刺泡,还有一大片野草莓,我们去摘一点来吃!”
江念云小孩子心性,一听到有吃的,就立马放下了。
沈贝贝从路边扯了两张光滑的野芋头叶子,在河里洗了一下。
就对折起来,做了一个临时的碗。
带着江念云走了没几步,就看到一大片刺泡,红红的,又大颗。
沈贝贝拿了一张叶子给江念云,“念云,你去那前面摘草莓,就在那边的那个地上,白白的那个,这个刺泡有刺,我来摘!”
用手指着前面的一块坡地,“看到没,就在那儿,你小心一点,小心路会滑!”
沈贝贝一直看着江念云走过去,才开始摘刺泡,一边摘,一边往嘴里塞两颗。
太多了,没摘两下,就满满的一大捧。
刚刚拿去放在背篓那里,就听见江念云在喊。
“妈妈,好多呀,你给我的叶子都装满了!”
走过去一看,果然,江念云捧着一大捧向自己走来。
她干净去接着,“走,过去坐着,你去尝尝我摘的刺泡,又大又甜。”
第86章 刺泡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